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年三十夜,学事打讲,哇哈仔过年那些事!

    信息发布者:寨下长乐村
    2020-01-24 18:16:59   转载

    学事打讲话新年





    微信图片_20200124181904.png


    二零二零年正月初一

    春节,即农历新年,是一年之岁首、俗称新春、新年、新岁、岁旦、新禧、年禧、大年等,口头上又称度岁、庆岁、过年、过大年。


    再过几个小时,就是鼠年新春了,在此辞旧迎新之际,先向各位看官,各位好友,道声新年祝福,感谢大家关注和支持“丰顶山脚下”公众号,祝福大家新年新气象,万事顺利,心想事成,鼠年大发!

    年三十夜,吃完团年饭,大家边看春晚边守岁,小编也发篇文章来助助兴,也算是为守岁添加一点学事打讲的气氛,与大家一起打讲,哇哈仔我所知道的过年那些事!



    总书记前往云南和顺古镇考察调研。有村民亲切地跟他打招呼:“彭妈妈来了吗?”总书记回答说:“她没来,快过年了,她在家里忙着呢。”总书记这句话非常接地气,亲切地道出中国所有家庭,在过新年之前这段时间里,全民皆“忙”的过年风俗。

    过新年,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,从先年十二月二十四日,到次年正月十五日,都要为过新年忙着。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是中国人的小年,从这天起,各家各户就开始打扫厅堂,俗称“扫堂毛灰”,开始洗衣浆被,铺整客房。在以前,这天的晚上还要“送灶神”,供米果、豆腐,外加饴糖祭灶。接着的几天,就是杀鸡杀鸭、杀猪摸鱼,洗刷渚汶腊味,即准备“咸鸡腊肉”,还要打麻糍,做点茶,泡豆腐等等,一直要忙到年三十夜。








    贴对联,写家神






    年三十夜,全家人都忙,除了忙办“团圆饭”外,还有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贴门联、门神、家神、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等字。宋代王安石《元日》诗句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就是描写这一情景。

    这个贴门联,门神、家神、福、禄、寿、喜、财等,有很多规矩。比如“福”字要写得大些,贴在厅堂门上;“禄”要写得粗壮些,贴在厨房门上,“寿“字要写得长些,贴在老人房门上。“喜”字贴在青年夫妇的房门上,“财”字贴在猪牛栏等门上,表示能发大财;“家神”要贴在正厅中。

    关于家神,在民国之前是写“天地君亲师位”几个字, 民国时期,由于推翻了皇帝,就把“君”改为“国”字了。天即老天爷;地即土地爷;君即皇上(国,指国家);亲即父母;师即老师。“天地君(国)亲师”合称“五圣”,

    “天地君(国)亲师位”这几个字的写法也很有讲究,比如“天不靠天;“地”不离土;“君”不开口(国无缺口);“亲”不闭目;“师”不平肩;“位”正不邪。也就是说“天”字上面一横不能与下面的“大”字相接;“地”字左边“土”旁要与右边的“也”要靠紧;“君与国”的“口”要封门;“親”字右边“见”不能把上面“目”写封口;“师”字左右两部分不能平齐;“位”要写端正,不能歪歪斜斜。







    吃团圆饭与守岁






    吃团圆饭,过去,贫家和富家有很大差别。当今未必有过去那么大差距,现在有绝对的富人家,但却很少或没有了绝对的贫人家,因为国家有了精准扶贫兜底保障政策。所以现在餐桌上的美食,比的是谁家的是更绿色,是土养的,是没吃饲料的,不是转机因的。比如我老家地里的白菜萝卜都要比街上市场上买的更甜更香。

    以前在农村,有一件事,无关贫富,都要做的,即在吃团圆饭前,还要端上三牲酒礼,携带香烛鞭炮,前往家祠里或家神前,敬神上供,以求祖先和神灵保佑。开餐时全家围桌团聚,如有外出未回者,也放碗在桌上,以示一家“团圆”。

    以前在农村,没有电视可看,吃完团圆饭,各家各户用柴兜烧一炉大火,大家围在火旁谈天说地,回顾一年来的国事家事。一家人围在火边,打讲哇事,一直要到午夜才结束,这叫做“守岁”。







    年夜讨债与“躲皇帝”






    年夜讨债也有规矩。以前,是有钱人向冇钱人家讨债,有钱人在年夜前就到冇钱人家里,等待能做主的男主人回来还债,冇钱人家没有钱可还,只好躲藏在外面,不回家。

    年夜子时一到,打更人就打一更一响,各家各户都要放鞭炮,表示旧年已过新年已到。此时,富人不得再向贫苦人讨债了,否则要受罚。所谓“年夜打更人要歇,皇帝老子都讨不得,讨里会拿棍立挒”, 躲过子时,贫穷的冇钱人才出来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。人们称之为“躲皇帝”。

  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反过来了,变成了冇钱人向有钱人讨债。当今社会,越有钱的人越借钱,越冇钱的人越“存钱”,所以出现有钱人向冇钱人借钱;还有是老板欠底层工人的工资,有些老板只顾自己过好日子,把企业困难全推给一线的工人承担,也就出现了拖欠工人工资这一难以解决的社会现象。每每到了年底,在某些企业厂房前,某些工地上,甚至政府大院前,就会出现了一群群结伴讨薪的人。

    尽管是冇钱人向有钱人讨债,但讨债人仍然遵守着过去年夜“躲皇帝”的“过时不讨”的规矩。欠债人最少还过得半个月的清静日子,但欠人家的总是要还的,俗话说得好:躲得过初一,躲不过十五。







    过新年,去拜年







    过了“年夜”,就是“新年”了,在以前的农村就有“初一好出行”、“初二祭牙天”、“初三送穷鬼”、“初四好拜年”等世俗。

    记得我小时候,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凌晨,我父亲就把我叫起来,穿上新衣,洗刷干净后,打开大门,出到屋外或村外,按黄历上记载的当年吉时及大利方位,鸣放鞭地,向着 “大利方向”插香点烛叩拜,这就叫“出行”。

    出行后,跟着父亲去村里转人家,向那些辈份高、年龄长的祖公祖婆、叔公叔婆等长辈们拜年,长辈们在这一天,也会起得早,整整齐齐的坐在家里的厅堂中,等着晚辈们来拜年。过去晚辈向长辈拜年,要行跪拜之礼,后来简化为行作揖之礼,口中说声“某某公(婆),某某向您拜年啦!”再加些祝福之类的词语,就算完成了拜年之礼了。

    长辈对前来拜年小孩们,每人一个小红包,叫“压岁钱”,没有钱的也会抓上一把点心糖果,让小孩子们兜着吃,真所谓“嘴巴甜,讨喜钱”。这一天,不能去水井挑水,也不要打扫卫生,水、饭必须在先一天的年夜准备好。

    初二日未天亮,各家各户点烛烧香,要到猪牛栏屋里,宰杀一只公鸡,然后将公鸡血,涂在猪牛栏的神位上,以求神灵保佑,“血财兴旺”“长生水草”这就是叫“祭牙天”。

    初三日是“穷鬼日”。此日早上,各家要打扫卫生,扫地也有讲究,即先从厅内向厅外扫出,表示把“穷鬼”扫出去,扫好以后,把垃圾送到村外适当的地方,点烛烧香,鸣放鞭炮,将垃圾倒掉,口中念着“穷鬼送出去,财神请进来”,这叫做“送穷鬼”。

    初四日,认为是个吉利的好日子,人们希图“四季平安”、“四方财进”,农民仪式性地开张春耕,以图“四季生产顺遂”;商店开张营业,以图“生意兴隆通四方”。人们大都选择此日前住亲戚家拜年,也就开始了将近半个月之久的“走亲戚”, 这就是所谓“初四好拜年”。

    初六日这一天就是“拜大年”,到了上午,要到先年有丧事的亲友家,在死者灵位前叩头跪拜、放鞭灺,表示悼念。初七日,为上七日,全家人都回到家里,一般不出门。






    新年八节莫乱哇事






    新年八节不准乱哇事,避免说出“破、死、病、输、败”等不吉利的字眼,这些禁忌,在年夜守岁时,父亲会反复告诫我们,若不慎犯忌,大人们要说“童言无忌”或连说几个“呸呸呸”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。

    什么是新年八节呢,前面哇了些过有关“新年”的事,再来哇下仔“八节”?关于“八节”有几个版本,有按时令称的“八节”,有按道教所尊的“八节”,一般民间是按传统文化节日所称的“八节”,分别是:

    道教中的"三元"加上五个腊日为八节,"三元" 即正月十五上元节,七月十五中元节,十月十五下元节;五个腊日即正月初一日天腊,五月五日地腊,七月七日道德腊,十月一日民岁腊,十二月八日王侯腊。

    按时令分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、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为八节。

    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的"八节"按时间依次是元宵(上元)、清明、立夏、端午、七月半(中元)、中秋、冬至和除夕。







    学事打讲都冇地方






    前面学事打讲,哇了些新年八节的事,哇着哇着,突然发现,现在要找一个过去那种围着火炉,学事打讲的地方都蛮难找不到了。

    在网上搜索到一个指标:“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突破60%”。如果把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生活圈,用“熟人”和“生人”生活圈来区分的话,那么60%这个指标说明,现在的“生人”生活圈已经大于“熟人”生活圈了。只有熟人才打得讲哇得事正,也证明了现在确实难找打讲哇事的地方了。

    在农村,左邻右舍,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,自古以来就是以家族或亲友抱团而居的,所以称之为“熟人”生活圈。在城市里,随着住房商品化后,人们居住在同一小区同一栋大楼,甚至同一单元同一楼层的面对面两户人家,同住了几年,或十几年都有可能不认得,或从来没有交往的现象也大有人在,这就是“生人”生活圈。

    以前在农村,端着饭碗都可找到玩伴哇事打讲,围着长者们,听他们讲白话(也就讲故事)。现在农村,有的村庄也没有几个人了,甚至出现空壳村,以前还有什么“386199”即“妇女儿童老人”三种人,现在小孩都到城里面来读书了,若大的农村小学,几个年级加起来,只有几个学生;妇女们也跟着进城带小孩了,有点劳动力的老人们也只能跟着进城,或找个守门的门卫活,或找着拾垃圾的环卫活,或拉拉板车,或在工地上打个零工,做点杂事等,城里人不愿做,不愿意干的粗活累活都被农村这群老人们抢着做了,对实在没有劳动力的,也没那里找活干的,只好守着老家,等待着儿女们回家来看望了。所以农村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。

    农村的“熟人”越来越少,没人来哇事,没人来打讲了。城市里的“生人”都不认得,又能打什么讲呢?以前那些靠“听”靠“说”而传承的东西,就可能因没人“听”,没人“说”而消失了。

    三年前,小编创建了“丰顶山脚下”公众号,就是想把以前在农村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整理成文,争取能保留一点是一点,也算是在“生人”生活圈中打造一个“学事打讲”的地方。所以,希望各位看官和好友,进都进来了这个公众号,也看了小编的图文,就莫忘点个赞,如能在“写留言”中留下你的观感就更好,只有互动才更象“学事打讲”。

    有了你的回应,小编拍图片、讲故事、探古寻幽的积极性也更高了,有了你的支持,小编也更有信心把“丰顶山脚下”办得更好。让我们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,共同迎接2020年金鼠新年的到来吧。

    最后,再次向大家拜年啦!祝福武汉平安!全国人民都平安!



    图形1.jpg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